首页
>今日武威>市内动态
八旬老人的凉州脸谱情怀
八旬老人的凉州脸谱情怀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发布日期: 2025-01-10 08:33 浏览次数: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一辈子追求艺术创作的张发仁感慨道。

1月6日午后,冬日暖阳透过窗户,洒落在书桌,温暖祥和。81岁的凉州脸谱非遗传承人张发仁正在为画好的凉州脸谱题字。

2022年,凉州脸谱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凉州脸谱十二生肖系列作品,是近两年来张发仁不断研习创新创作的,它们融合书法、绘画与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以不同材质来表现这一艺术创作。

“凉州脸谱封神榜系列作品涉及400余个人物 ,人物各异,内容丰富 ,我要将这些作品科学、完整、系统地用绘画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谈及自己的画作,张发仁信心满满。

张发仁介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西凉伎》中写道:“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其中的“假面”便是一种面具,即脸谱。

“凉州脸谱与京剧脸谱、秦腔脸谱等有所不同,其线条更加细腻,色彩更加鲜明,造型更加清秀。”张发仁说。

在凉州脸谱创作中,张发仁巧妙地将武威出土的汉简中的汉隶书法融入其中,还根据不同的人物、场景等呈现篆刻元素,让作品别具一格,展现多元艺术魅力。

曾在武威秦腔剧团工作的张发仁,擅长武生、丑角,后来从事编剧、导演工作。几十年的秦腔剧团从业经历,为他的凉州脸谱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八旬已过的他每天徜徉在书法、篆刻、诗词、绘画和凉州脸谱创新创作中,无论春夏秋冬,临池不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是凉州脸谱、汉简书法,还是绘画、篆刻,我都希望能为社会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会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使命担当,用我的余生继续为党为人民多做贡献。”张发仁说着他的新年愿望。 (记者张文灿 梁俊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