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政府公报>2022年第2期>政府文件
索引号: 11622300013930944B/2022-0606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组配分类: 政府文件
文件编号: 发文日期: 2022-05-16
成文日期: 2022-05-16 有效性:
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威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05-25 14:49 浏览次数:

武政发〔2022〕3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央、省属在武有关单位:

《武威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武威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武威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为贯彻落实《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甘肃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支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突出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培育发展牛羊猪禽果菌薯药“八大产业”,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农业农村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为“十四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十三五”期间发展成就

(一)产业带贫益贫作用显著。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建成扶贫车间192家,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呈现从零散状、碎片化到成链条、集聚化的显著变化。2020年,全市特色作物种植200万亩、牛羊猪禽饲养量2415.3万头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71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8.2%。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03.4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8万吨,粮食、肉类等重要农产品供应持续稳定。农业增加值达到161.7亿元,是2015年的1.62倍,连续7年稳居全省第1位。

(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肉类、瓜菜、食用菌产量和猪、羊、鸡存栏均居全省第一位,牛存栏居全省第二位,建成全国最大的藜麦基地。优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7.7%。民勤腾盛蔬菜、收成镇蜜瓜产业园、东坝镇人参果产业园、黄花滩移民区六道沟蔬菜基地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四)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202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637家,有效发挥了带贫益贫作用,形成一大批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五)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新建高标准农田120.8万亩,综合整治土地27.6万亩,新增耕地6.9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32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4%。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入户率分别达到93%、92%。自然村实现生活用电和动力电全覆盖,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170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9%以上。

(六)乡村建设治理步伐加快。乡村规划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已编制实施乡镇总体规划79个、控制性详细规划59个,村庄规划812个。清理整治“五未”土地3.5万亩,清理拆除临违建筑1096万平方米、违建别墅9栋、“大棚房”125个,清查占用耕地6975亩。创建清洁村庄1015个,新建改建厕所15万座。

(七)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发展。坚持走绿色生态循环发展路子。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和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9.73%、86.9%、81.8%、44.2%,均高于省上下达指标。

(八)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431.1万亩。完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凉州区全国农村宅基地试点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妥推进。完成村组清产核资6707个,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52.37万人,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49个。参与“三变”改革企业138家、合作社336家,入股土地15.2万亩、农户累计分红1.9亿元。

二、“十四五”发展面临形势

(一)有利条件。“十四五”期间,是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也是我市实施追赶战略,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缩小同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机遇期。一是政策导向更加鲜明。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李克强总理2021年到武威市视察调研,为武威“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获得重大支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推进实施,为争取国家和省上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提供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二是市场驱动更加强劲。随着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消费观念转变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为武威扩大农产品消费规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创造了良好发展条件和广阔市场空间。三是品质优势更加显著。武威具有干旱高寒、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特征,独特且显著的资源优势赋予所产农产品天然的绿色有机特质和显著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高品质,高度契合现代社会对生态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四是产业优势更加明显。“三大特色产业带”“8+N”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农业优势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五是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长期合作,全市科研机构、农技推广网络健全,在农业科研攻关和引智、引资、引才、引技等方面提供着强大支撑。

(二)存在问题。一是生态环境脆弱、人多地少水缺、水土光热时空匹配程度低、区域间发展不平稳、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系统结构有所失衡等突出问题相互交织。草原畜牧业生产基础比较薄弱,草畜矛盾依然突出,发展方式相对落后。二是农业基础条件差、设施薄弱、装备滞后、科技支撑较弱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农业品牌建设与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产品品牌小杂乱、无序竞争现象突出,整体品牌形象有待于整合重塑。四是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合作社增速快、数量多但规模小、实力弱,内部治理不规范,服务带动能力不强。五是农业产业链条短,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滞后,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六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大,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逐渐减弱、新动能亟待培育,农民就业制约因素较多。


第二章  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三新一高”,聚焦建设“六个新武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紧扣“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加快发展“8+N”优势主导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协调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三农”工作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不断提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耕地、水资源、生态安全红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全产业、全链条、全过程,妥善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环境治理、农业发展与生态修复的关系。坚定不移优先发展低碳、环保、循环、生态、绿色等产业,走高效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农民主体地位,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分类指导、统筹推进,进一步优化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实施有选择、有差别的扶持政策,培育主导产业、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四)坚持市场导向,品牌引领。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适应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要求,促进农业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持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生产能力、发展体系、科技支撑力、信息化应用等进一步加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取得明显实效,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努力把武威建成西北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示范基地、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和甘肃乳都、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加快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持续提高。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以上,产量持续稳定在122万吨以上,蔬菜产量达到320万吨,肉类、禽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3万吨、4万吨、100万吨以上,建成一大批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二)优势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培优“三大特色产业带”,壮大“8+N”优势主导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培育一批全产业链产值百亿级产业集群、十亿级产业园区、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培育10个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个以上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产品企业品牌,有效使用标志的绿色食品产品310个、有机产品35个。

(四)农业支撑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5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到4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

(五)乡村建设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观,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0%左右,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六)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000元,年均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武威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


类别

指标(单位)

2020

2025

指标属性

农业

高质

高效

粮食总产量(万吨)

103.4

122

约束性

蔬菜总产量(万吨)

262.9

320

预期性

肉类总产量(万吨)

17.9

33

预期性

奶类产量(万吨)

3.14

100

预期性

禽蛋产量(万吨)

2.91

4

预期性

高标准农田面积(万亩)

170

273

约束性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635

0.65

预期性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76.4

83

预期性

农机总动力(万千瓦)

320

350

预期性

产业化龙头企业(家)

169

200

预期性

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速(%

5.7

5.5

约束性

乡村

宜居

宜业

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通硬化率(%

40

100

预期性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92

93

预期性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45.5

80

预期性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86.9

≥86

预期性

废旧农膜回收率(%

81.8

≥85 

约束性

尾菜处理利用率(%

44.2

≥55

约束性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89.73

80

约束性

农民

富裕

富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7.2

≥8

预期性

集体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

47.29

70

预期性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

15.3

15.5

预期性


第三章  夯实发展基础

聚力提升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战略需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统筹推进现代种业、高标准农田、农业防灾减灾、耕地地力提升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一)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健全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机制,新建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逐级分解产量和面积任务,确保主粮品种生产供给。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力度,稳步提高粮食产量。构建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扶持政策体系,切实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二)优化粮油品种结构。稳定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适度增加粮饲兼用玉米、大豆和油料种植面积。加强技术研发,集成推广应用标准化绿色生产技术、多作物高效配置模式、全程自动化操作机械等。因地制宜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鼓励发展杂粮和油菜、胡麻、油葵等油料作物,不断调整优化粮油品种结构。

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布局,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产粮大县、制种基地和脱贫地区为重点区域,优先建设口粮田。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并重、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集中力量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集中连片、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以移民区新垦地为重点,统筹推进农田土壤改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生态修复治理,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水平。支持天祝旱作农业区开展高标准梯田建设。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二)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以水定产,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用水供需平衡。持续推进高效节水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面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开展农业节水精细化管理,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管灌、水肥一体化、地膜覆盖保墒等技术。建设田间小型水利设施,合理布设田间灌排设施。


专栏1

粮食生产统筹布局粮食生产、加工、储备、流通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四五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240万亩、122万吨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土地整治、高效节水为重点建设内容,实施古浪县黄花滩耕地地力提升等项目,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建高标准农田103万亩,改造提升面积22万亩。

三、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加工设施建设

(一)完善仓储保鲜设施。以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大力支持机械制冷设备、通风贮藏库、节能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等低温加工、仓储、烘干、晾晒等设施设备建设,提升鲜活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能力。

(二)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统筹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和网络体系,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业发展。加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示范园区、示范企业、监控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网上批发零售、线下分拨配送、流通运转等模式。

(三)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突出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延伸壮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专栏2

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菜果菌薯药等主产区,建设一批产地预冷集配中心;在牛羊猪鸡等主产区,建设一批产地低温加工仓储设施;新建或改建60个以上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新增储藏能力10万吨以上。

农产品加工。十四五期间,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创建一批以农产品加工、物流为重点的农业园区,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农产品综合加工率争取达到60%以上。

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一)进一步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建立健全全链条长效动物防疫监管体系,加强动物防疫技术引进、推广、研发、应用,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网格化管理。围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重点人兽共患病防治,提升市、县兽医实验室设施条件,加强动物疫病检测诊断能力建设。改善基层动物防疫专用设施和基层动物疫苗冷藏设施,补齐基层动物防疫设施设备短板,不断提升县、乡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以县区疫病检疫检测中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为重点,加强基层防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养殖场布病、非洲猪瘟、奶牛“两病”等传染性疫病净化和规模养殖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二)完善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体系建设。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检疫、防治体系,提升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防控能力,推动病虫害防治向绿色防控转变。

(三)推进农业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推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逐步实现动植物疫情监测预警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防控水平。

(四)提高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农田抗旱防汛、农业气象预报、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工程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重大灾害预警平台、救灾物资、应急避难、装备保障、救灾队伍等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五、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服务组织融合发展。鼓励、支持各类服务组织向生产者提供全程服务。引导各类服务主体积极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推动服务链条横向拓展、纵向延伸、融合发展。支持服务主体向重点产业和主要农产品生产户开展托管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覆盖率。

(二)推动社会化服务规范发展。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业管理,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服务组织动态监测,推动服务组织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服务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


第四章  做优做强现代农业

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聚焦特色优势,做优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持续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推动“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精细化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优化主导产业布局

(一)沿山特色产业带。该区域属南部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分为高山区和中低山区(浅山区),包括天祝县19个乡镇、古浪县南部山区4个乡镇、凉州区西南部山区12个镇。打造以高原夏菜、藜麦、食用菌、鲜食葡萄、白牦牛、肉毛兼用羊等为主的沿山特色产业带。

(二)沿川特色产业带。该区域属中部冷温带干旱区,分为中部川区、东部川区和南部川区,包括凉州区中部30个镇、古浪县古浪峡以北5个乡镇和天祝县金强河川区4个乡镇。打造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沿川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玉米、蔬菜等现代制种业。

(三)沿沙特色产业带。该区域属北部温带干旱区,分为沙漠绿洲区和风沙沿线区,包括民勤县全境18个乡镇、古浪县北部8个乡镇和凉州区东北部9个镇。打造以戈壁农业、特色蔬菜和枸杞、红枣等经济林果、肉苁蓉、锁阳等沙生药用植物为主的沿沙特色产业带,积极培育茴香、甘草等地域特色产品,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二、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倍增行动

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倍增行动,深度推进“牛羊猪禽果菜菌草”八大主导产业和藜麦、中药材、马铃薯、茴香、岔口驿马等区域特色产业。

(一)做大做强“八大”优势主导产业。

1.牛产业。加快肉牛提档升级,加强人工饲草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屠宰精深加工建设。加快肉牛新品种选育、品牌打造培育,引进应用生产和精深加工技术,提升设施装备条件,促进畜草配套、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业体系。加大白牦牛副产品开发,积极推介休闲观光牧场活动,推动白牦牛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支持奶牛场标准化建设、纯种奶牛引繁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推广应用。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快推进百亿级奶产业集群建设,聚力打造奶牛养殖、乳业加工、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生物医药、彩印包装、物流物联等“1+6+N”奶产业集群。

2.羊产业。以补强种羊、屠宰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化、品牌化等环节为重点,积极打造“甘味”肉羊产业集群河西地区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以小尾寒羊、湖羊为母本,引进优质肉羊品种,开展杂交改良。加强肉羊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3.生猪产业。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规模养殖场为主体、养殖户为补充的生猪养殖体系。支持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屠宰加工基地、冷链流通配送体系、标准化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冷藏车等设施设备建设,开展生猪养殖、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支持规模养猪场改造提升,扩大保险覆盖面,调动中小养殖场户积极性。加强非洲猪瘟防控。

4.家禽产业。加快鸡、鸽养殖规模化发展,布局建设家禽屠宰、禽蛋禽肉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冷链保鲜等全产业链体系。鼓励发展“芙蓉凰”长寿鸡、八步沙“溜达鸡”、陇旺河乌骨鸡、藏地雪鸡等绿色优质特色肉鸡养殖。以凉州区、古浪县为主,加大规模化肉鸽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积极引进鸽蛋、鸽肉精深加工生产线,深挖“双城乳鸽”“苍松山鸽”等“原字号”品牌和乳鸽饮食文化,支持鸽肉、旅游、餐饮融合发展。

5.蔬菜产业。培育建设地域特色鲜明的精细蔬菜、外向型蔬菜、绿色高原夏菜优势产区。支持建设现代智能温室、高标准日光温室、全钢架高标准塑料大棚,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和设施化、自动化、集约化、精准化栽培模式,打造一批智能化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绿色蔬菜产业园。引进培育一批蔬菜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大蔬菜新品种、集约化种苗、物联网、自动温控设备、小型耕作配套机械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引进推广,加快实施分区轮作措施。

6.瓜果产业。巩固提升酿造葡萄龙头企业现有基地及种植管理水平。以凉州谢河、古城、松树、永丰和古浪泗水等冷凉灌区乡镇为重点,打造西凉仙紫、大唐梦、五凉、诚坤等品牌,促进以设施栽培为主的鲜食葡萄提质增效。打造以优质梨、枸杞为主的市级经济林产业示范园。稳步提升民勤蜜瓜、民勤人参果、凉州西瓜、古浪香瓜等特色瓜果种植面积,推广连体拱棚栽培等模式,做到四季有瓜。做响“民勤蜜瓜”“古浪香瓜”等县域品牌,用好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

7.食用菌产业。加大食用菌龙头企业引培力度,扶持食用菌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资金引导作用,进一步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支持市、县科研机构建设、专业人才引进,开展食用菌野生资源调查、收集、开发,丰富品种结构,提升科研能力。用好“中国食用菌之乡”金字招牌,培育“仙菇你好”“祁连山珍”等地域特色品牌。

8.饲草产业。紧盯种、收、加、储、用关键环节,推进饲草生产规模化、收储机械化、经营集约化、产品标准化。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优质饲草生产基地,沿山以种植燕麦、黑麦、箭舌豌豆、红豆草为主,沿川以种植青贮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为主,沿沙以种植苜蓿、青贮玉米为主。支持饲草结构调整、配套机械研发、储藏方式改进。

专栏3

牛产业。2025年底,全市牛饲养量达到142万头,其中奶牛存栏达到20万头以上,奶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优质牛肉产品核心供应基地、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和甘肃乳都。

肉羊产业。力争每县区至少建成2家肉羊屠宰及精深加工企业,肉羊进场定点屠宰量达到50%以上,精深加工占到屠宰量的50%以上。到2025年底,全市羊饲养量达到1560万只,打造甘味肉羊产业集群河西地区优质肉羊生产基地。

生猪产业。布局全产业链建设,提高加工储藏和长距离运输能力,促进育繁养宰加销一体化融合发展,提升生猪产业化发展水平,确保生猪生产安全。到2025年底,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300万头以上,把武威建成全省生猪产品调出和猪肉产品供应保障的核心区域。

家禽产业。推进规模化养殖,到2025年底,全市禽饲养量达到1600万只芙蓉凰长寿鸡、八步沙溜达鸡、陇旺河乌骨鸡等特色肉鸡存栏达到12万只。各县区至少建成家禽屠宰加工企业1家。

蔬菜产业。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名、优、新、特蔬菜新品种,大力推广应用工厂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精准控制、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智能环境调控等现代集成配套技术模式,进一步扩大蔬菜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到2025年底,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设施蔬菜亩均产值达到3万元以上。

瓜果产业。以凉州区、古浪县河水灌区乡镇为重点,种植以设施栽培为主的鲜食葡萄提质增效0.5万亩;打造以优质梨、枸杞为主的高标准经济林产业示范园10个,提质增效10万亩以上。稳定种植民勤蜜瓜15万亩以上,种植凉州西瓜2万亩以上,古浪香瓜种植规模稳步扩大到3000亩以上,民勤优质人参果种植规模2万亩以上。

食用菌产业。支持古浪食用菌技术研究院、天祝县高原食用菌研究院建设和常态化运行。扩大食用菌基地规模,提升栽培、加工、品牌建设水平。到2025年底,食用菌产量达到14万吨。

饲草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饲草生产,到2025年底,全市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120万亩。

(二)做精做优区域优势特色产业。

1.藜麦产业。在天祝县和凉州区、古浪县二阴山区示范推广种植藜麦。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推动藜麦种质资源、栽培技术、耕作机械、生产加工等科研快速发展。加大富硒藜麦、藜麦酒饮和饼干等产品开发,构建完整藜麦全产业链体系。做好藜麦品牌宣传培育。

2.中药材产业。鼓励支持发展规模化种植,推广应用标准化种植和育苗移栽、机械移栽采收等先进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水平和药材品质。加大沿山区黄芪、芍药、羌活、大黄、草乌等中(藏)药生产和加工品开发,加快天祝县中药材药膳包、泡脚料、香囊及百合速冻冻干产品开发;加大沙区甘草、肉苁蓉、枸杞等沙生药材产品和速冻冻干产品等特色产品开发。

3.马铃薯产业。优化马铃薯产业布局,建立稳定的优质商品薯、专用加工薯标准化生产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精深加工生产线,加快推进加工品种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支持科研单位、企业建立马铃薯脱毒苗、原原种、原种种薯研发繁育中心(基地),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4.茴香产业。建立茴香全程标准化生产体系,打造“民勤茴香”优势产区,进一步巩固全国最大茴香产区地位。加大以茴香为辅料的医药、调味品、羊肉、蜂蜜、茶叶、精油、枕头等系列产品开发,打响“民勤茴香”品牌。

5.岔口驿马产业。培育发展现代育马产业,支持企业、合作社建立完善岔口驿马繁育生产体系。保护传承马文化,积极发展与马产业紧密相关的体育运动、休闲骑乘、文化旅游、专业化马产品开发等新业态。

专栏4

藜麦产业。用好天祝县中国高原藜麦之都金字招牌。瞄准休闲旅游观光和中高端消费者,提升一都五中心藜麦扶贫产业园,加快打造七彩藜麦田园综合体。全市藜麦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

中药材产业。突出道地品种,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一批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中药材面积保持在20万亩以上。

马铃薯产业。建设生产基地,在天祝县、古浪县移民迁出区创新耕地流转经营模式,推广山旱地马铃薯规模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15万亩。

茴香产业。以民勤县东湖镇为核心,辐射西渠、南湖、红沙梁等镇,深挖茴香绿色食品生产潜力,提升中国茴香之乡知名度。茴香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

岔口驿马产业。宣传岔口驿马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优势,提升中国高原走马之乡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岔口驿马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岔口驿马年供种能力达到300匹以上,存栏量达到10000匹。

三、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一)持续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和“8+N”优势主导产业基础,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主体,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协同保障,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强化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全力推进产业链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奶产业等重点产业链,加快形成超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做好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坚持建设、规范和提升相结合,推进农业全要素融合,高起点打造一批规划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中、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高标准产业园。加快凉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生猪产业园建设,争取将民勤肉羊、古浪牛羊、天祝食用菌及藜麦等产业园列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县级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三)加快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走产业集群、龙头集中、技术集成、要素聚集、保障集合的集约化发展路子。聚集“8+N”优势主导产业,以优势特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营销、健全农业产业经营组织体系、先进要素集聚支撑、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为建设内容,加快打造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破行政区划,连片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一批千亩(千头只)示范点、万亩(万头只)示范片、10万亩(十万头只)示范带。

专栏5

百亿级产业链2025年,基本建成以肉牛、肉羊、生猪、蔬菜、食用菌、粮食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的农产品产加销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打造2个全产业产值超百亿、4个全产业链产值超十亿的重点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全市奶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园区配套推进,规模实力持续提升。

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区域优势主导产业,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高标准借鉴工业园区经验,建成产值百亿级的武威现代生态奶业产业园1个,50亿级的凉州肉牛、生猪、蔬菜及民勤、古浪肉羊产业园个,10 亿级的民勤、古浪、天祝蔬菜,民勤蜜瓜,凉州、天祝肉羊,古浪、天祝肉牛,凉州、天祝食用菌,古浪禽产业园11个。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聚焦功能定位,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业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食品加工、精细果蔬、食用菌等十亿级产业集群。推进民勤县、古浪县甘味肉羊产业集群项目建设。

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一)创新农业新业态。支持发展订单农业、产销直供、消费体验、私人订制、农产品“领养”和“生产基地+家庭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农产品销售新模式,打造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等新业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家庭消费、物流网络等有机衔接。

(二)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布局,鼓励精深加工业向主要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转移。支持城市农产品直销网点和定点投递、上门配送等物流服务发展。引导社会各界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建设,鼓励市场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体,拓展产业融合渠道和途径,推进农业与加工、文旅、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三)打造农业产业示范镇村。健全城乡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聚焦主导产业、资源,构建乡镇全产业链体系,打造凉州区黄羊镇、民勤县苏武镇、凉州区清源镇等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完整、创新创业活跃、产村产城一体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户更多分享乡村产业发展红利。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形成“小而精、特而美”、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

(四)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以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持续开展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推进农牧结合、草畜配套,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提升绿色畜产品生产能力和草原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重点保护地方特色肉牛肉羊品种,发展现代家庭牧场,提高出栏率。科学利用草原资源,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大力发展燕麦草、黑麦草等优质饲草生产,加快建设现代饲草生产、加工、流通体系,大力推进饲草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饲草的利用率,提升投入产出比。


第五章  强化科技支撑

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充分利用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现代集成技术手段,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发展装备水平,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一、加快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构建完善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基因)保存体系,做好玉米、小麦、马铃薯、野生食用菌、白牦牛、岔口驿马等珍稀、濒危、特有种质资源(基因)普查、征集,加强祁连山北麓甘肃细毛羊繁育基地、湖羊繁育基地和岔口驿马种质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建设。健全完善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基因)管理体系,推动科学评价、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二)加强繁育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基地和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支持将玉米制种基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开展信息化管理、物联网建设和追溯管理信息体系建设。鼓励、引导、支持农业育繁推企业,推广节水、节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畜禽自动化喂养、消毒、防疫等技术。全面推广工厂化育苗、组培育苗技术,提升特色作物种子种苗优良化率,确保品种优良率达到90%以上。

(三)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商业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支持建设农作物和畜禽育种中心,选育推广一批新品种(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新动能。实施特色产业种子提升工程和畜禽改良计划,加快推进种养品种更新升级、品牌建设,推动种养结构由低端向高端转型。推进畜禽核心育种场、种公畜站、性能测定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育种创新能力、畜禽品种性能测定能力和畜禽良种供应保障能力。构建优质饲草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品种区试体系、展示评价体系建设,建设国家饲草品种区域测试站。

(四)加强种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区试体系、展示评价体系、区域试验及品种试验数字化管理系统、检测鉴定仪器设备和配套设施建设,建立种子企业与生产各环节各主体间的联合联动,实现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产业仓加销、期货等一体化协同发展。

专栏6

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开展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基因)普查,全面掌握岔口驿马、古浪山鸽等现存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利用现状。支持河西走廊农业种质资源库与农牧业研发基地、民勤县种质资源保存库、古浪县羊产业选育中心暨种质资源中心项目建设。

繁育基地建设。开展制种玉米、马铃薯原种繁育、优质瓜菜基地建设。以凉州区、古浪县为重点建设玉米制种基地,以天祝县、古浪县为重点建设马铃薯、油菜等良种繁育基地,以凉州区为重点建设优质瓜菜、特色花卉等良种繁育基地,以民勤县为重点建立瓜类、茴香、甘草等良种繁育基地,以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为重点建设良种肉牛、奶牛、肉羊、肉鸽等标准化繁育基地。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畜禽育种联合体,加快天华肉用美利奴等牛羊新品种(品系)培育,提升畜禽育种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畜禽品种杂交改良,突出抓好凉州普康戈壁滩羊、凉州黄白花牛、民勤纯种湖羊、古浪兴盛种羊、天祝白牦牛等繁育基地建设,加大澳洲白绵羊、红安格斯牛等新品种扩繁,提高育种效率,牛羊猪鸡良种化程度达到95%以上。

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装备水平

(一)改造提升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加强日光温室、设施大棚、养殖棚圈等设施装备的提升改造,提升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控装备水平。扶持发展种子生产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加大引进推广联合整地、施肥播种、联合收获等作业机械力度,强化农艺农机融合。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的开发研究、生产制造和推广运用,推动设施装备由田间向产后加工保鲜延伸。

(二)提高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水平。以服务粮食安全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为目标,加快补齐重点作物、特色作物生产关键环节和丘陵山区机械化短板,加大适用装备研发推广力度。大力推广机械化与种养制度模式、智能信息技术、农业经营方式、农田建设标准相融合相适应的智能农机。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积极开展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升级、向高质量迈进。

三、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一)发展智慧农业。实施智慧灌溉工程、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等智慧农业工程,推动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农业综合管理及服务信息化系统、“互联网+”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各领域融合应用,建设智慧农业试验区、示范园和“互联网+”应用基地。争取实施凉州区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奶牛)。探索集生产、经营、政务、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等为一体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

(二)建设数字乡村。加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全产业链大数据库、农业物联网等乡村信息网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大数据农业综合应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种养业领域数字农业农村先导区,率先熟化推广国家研发推广的技术装备。规范提升供销、邮政、银行系统各类农业信息服务网点、站点,鼓励引导网络运营商、通讯机构、返乡下乡人员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建设和运营,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三)推进电子商务。推动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和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快递网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末端网点建设,完善农村购物网络平台,支持开展线上营销推介服务和直播带货销售,扩大农产品盈利空间。实施农村电商计划,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经销商与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

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一)加大农业现代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把科技作为农业高质高效绿色发展的关键,加快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工艺与设施装备的集成配套。在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产业示范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成熟技术的集成组装,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精准控制、退化耕地修复、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精准施肥施药、冻精改良、胚胎移植、三元杂交、发酵床养殖、畜禽疫病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

(二)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合作,依托其重点实验室、科创中心、创新基地、野外工作站和重大项目实施,积极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的农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争取国家、省级创新联盟、创新基地、创新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等项目,吸引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高技术企业入驻,加强集成技术攻关,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推进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高级别专家学者,以灵活方式服务武威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力度选拔培养研究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的农业科技领域领军人才、骨干人才、中青年人才,组建科研创新及科技服务团队。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公益性推广机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加强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

(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研机构、企业共同合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新模式的研发推广。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产品销售中介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养、创办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带动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探索推动放活人员、用活成果机制,推进科技人员和涉农企业协作,鼓励科技成果入股企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第六章  推进绿色革命

培育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向集约高效、绿色安全方向转变。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和品牌营销战略,积极构建以“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市县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协同发展、互为支撑的知名农产品品牌体系,培育和提升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

一、健全绿色标准化监测评价体系

(一)产地环境评价。完善产地环境评价体系,挖掘农作物生长期气候特征和绿色环境优势,开展农产品产地土、水、气调查、监测和评价,用科学数据支持、夯实我市知名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绿色、有机的底色。

(二)生产标准执行。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流通各环节技术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生产、加工、仓储、包装、物流等不同标准的无缝对接,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三)营养品质评价。完善农产品营养、特质、功能等检测和品质评价体系,按市场需求科学筛选、推广营养型品种,加大营养导向型种养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营养品质优势。

(四)质量安全追溯。健全农产品生产记录、流向跟踪、质量追溯、责任追究的全程溯源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将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追溯平台,支持建立生产、销售全过程电子档案和数据库。加强追溯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建立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机制,与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合格证制度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相衔接。

二、大力提升生态循环农业水平

(一)探索完善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创新绿色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推动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尾菜、废旧农膜、化肥农药、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等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农业低碳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加大清洁化生产技术研发,大力推广应用“种+种”内部循环、“种+养”农牧循环、“种+养+加”融合循环和多作物高效配置等模式,开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实施凉州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二)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政府推动、农户参与、企业实施的回收利用体系,扶持企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对秸秆、尾菜、农田残膜、灌溉器材、农药包装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进行饲料化、肥料化、资源化处理利用。新改扩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推广畜禽粪便自然发酵、好氧发酵、有机肥生产、沼气生产、渣液还田等资源化利用技术。

专栏7

循环农业发展。大力推广”“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集成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快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和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力争废旧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5%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十四五期间,开展尾菜直接还田、田间堆沤等处理利用技术推广;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导,肥料化、基质化利用为补充,能源化利用为辅助,统筹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扎实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大型施药器械,农药利用率达到43%以上。

三、培育打造武威特色农业品牌

(一)加强两个“三品一标”建设。构建完善市、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协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品牌管理评价体系,建立产销市场体系和营销推介机制。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持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二)构建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加强优势农产品集散地、产地市场、零售市场建设,提升产地市场集散功能,形成以产品聚集、价格形成、信息发布、仓储物流为主的产地集散中心。在特色优势农产品主产区,改造提升一批区域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配套冷链物流、信息服务、电子结算等基础设施。在生产集中度较高、市场基础较好的乡镇,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初级市场。

(三)建立健全品牌评价管理体系。支持县区和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培育更多武威品牌入选“甘味”品牌目录,统一规范使用标识。支持县区积极申报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品牌管理、保护,严厉查处商标侵权、非法使用标识等违法行为。

(四)提升品牌宣传营销能力。实施精准营销服务,组织主要农产品产业产销协会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举办专场促销活动,推动产品走向国内大终端市场。加大知名品牌农产品设专柜、专营店建设,畅通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销售渠道。抓好品牌推介,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介和新媒体APP平台,以图、文、音、影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推介,多途径提高影响力、知名度。

专栏8

品牌培育2025年,创建10个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个以上优质农产品商标品牌,认证和续展三品一标农产品380个以上。

品牌营销对天祝白牦牛、民勤蜜瓜、古浪香瓜等地理标志产品、凉州农鲜”“原味古浪”“民情源”“天祝原生等区域公共品牌和天祝白牦牛、天祝藜麦等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包括企业商标品牌)进行多形式宣传推介,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第七章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一)强化村庄规划编制管理。科学制定村庄规划编制计划,依据人口规模、服务半径和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产生活设施,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应编尽编,优先编制乡村建设示范村规划。对暂未编制规划的村庄,应在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村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建设管理要求。村庄规划要因地制宜,突出实用性、特色化、简洁化,防止照搬城市规划经验。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审批流程和管理,逐步实现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范围覆盖新建、改建农房、兴建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项目。

(二)推动农村公路延伸连通。实施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全覆盖通硬化路。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推动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逐步消除通行安全隐患,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

(三)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推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新旧水网建改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农村饮水难问题。强化集中供水净水装置配备,保障农村饮水资金落实,持续提升水质保障能力。推进水资源大数据平台和多部门协调的水质提升能力建设,完善水源地保护和水质动态监测机制,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强化农村电网风险识别机制能力建设,监管与预警相结合,做好农村电网安全运行和预警处理,将农村电网风险管控由“事后整改”转变为“事前防范”,切实提高农村电网安全管理水平。以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为基础,统筹推进高质量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推行城乡窗口标准化服务,优化服务水平,提高城乡电网一体化建设水平。

(五)强化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持续落实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和改造机制,确保动态新增危房发现一户、改造一户、销号一户。充分尊重农户意愿,按照“宜保则保、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拆则拆”原则,通过拆除重建、维修加固、房屋置换、集中供养等合理方式进行改造。强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监管,严格落实差异化补助标准,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

(六)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提升乡村学校教师待遇,深入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疾病防控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基层防病治病能力。加大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进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提高、扩大社会保障统筹层级、质量和覆盖面。

专栏9

村庄规划编制。分年度梯次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在完成县域村庄布局和分类基础上,完成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

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加强顶层设计,在城郊乡镇城市规划区涉及的村,以及搬迁归并、看不准类乡镇暂不安排乡村建设省级、市级示范村创建任务,示范村原则上优先考虑在乡镇政府所在中心村建设,每年建设一批省级示范村。

四好农村路建设。2025年,实现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0%,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治理高效、绿色经济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

农村供水保障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开展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工程建设。

农村电网建设。重点在农产品种植、加工、乡村旅游等方面建成一批电气化试点示范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将村组道路、村内巷道、产业路、给排水设施、绿化带、村级阵地、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农家书屋、健身器械、路灯、公厕、垃圾池(箱)等农村公益设施全部纳入管护范围,管护工作覆盖到全部自然村。

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技术模式,严格改厕质量管理,稳步有序推进农村改厕。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户厕和公厕接入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鼓励有条件的乡村积极推动卫生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暂时无法同步建设的应为后期建设预留空间。建立便捷经济的设备维修、粪污清掏和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暂时无法纳入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应建立厕所粪污收集、转运、贮存、利用体系,杜绝厕所污水直排。

(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进一步完善优化“农户分类、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强化村庄保洁队伍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化运营管理。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制定收运处置设施管护标准,明确各环节管护责任主体,引导规范村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自觉爱护有关设施设备、参与维护村庄公共环境。禁止露天焚烧或利用耕地、荒滩、河塘沟渠等直接堆放或填埋农村生活垃圾。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向农村延伸,规范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点,促进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

(三)提升村容村貌。深入推进乡村“四化六有”建设和国土绿化倍增行动,持续开展“三堆四乱”、宅基地复垦复绿、大棚房清理成果巩固、人畜分离等整治。加快推进村庄渠、路、林、水、电、网改造提升。打造特色“文化墙壁”,印制形式多样的标语、绘画、书法、诗词、歌赋等上墙。强化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保护、管控,保留有乡土特色、民族特点、地域风情的古宅、名居建筑,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

(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统筹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农村污水管网,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建立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黑臭水体整治纳入河(湖)长制管理,改善农村河湖水体环境质量。

专栏10

农村厕所革命。2025年底,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建立管护机制,确保长效运营。

生活垃圾治理。2025年底,深入推进农村垃圾革命,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投入,进一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合理规划建设收运处置设施,加强垃圾收运处置管理。

生活污水治理。落实《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因地制宜推进城镇污水管理网延伸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8.5%

三、弘扬农村文明乡风

(一)培育文明乡风。大力弘扬新时代武威精神,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作用,着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武威贡献力量。

(二)开展文明创建。持续推进文明村镇达标创建,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取得实效。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特色创建,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推选活动,以人们身边的家庭美事、 家风美德、家教美育,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做实做深 “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挂牌活动,对新当选的文明户采用“敲锣打鼓送荣誉”的方式,扩大评选活动吸引力和参与度,营造崇尚、学习、争当星级文明户的浓厚氛围。

(三)保护传承优秀文化。实施农耕文化资源普查升级工程,开展农耕文化和遗产、遗迹调查、收集、整理、评估。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管理,开展农耕文化挖掘、识别、分级、分类、建档、保护、展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保护工程,完善保护制度、培训传承人、建设传承基地。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人及遗存古迹保护、传承。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的途径和方式。

(四)兴盛繁荣特色乡村文化。引导社会主体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合理开发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做大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乡村特色的节日庆祝、比赛竞赛等民俗活动。多形式加大宣传特色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展示区、文化产业乡(镇、村)和文化产业群,不断壮大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第八章  统筹推进  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帮扶资金、帮扶力量的稳定性、连续性,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精准对接落实中央、省、市有效衔接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和产业就业帮扶政策,强化脱贫人口基本保障,持续巩固提升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质量成色。

(二)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易返贫人口快速发现、评估响应、精准帮扶、风险消除、动态监测五项机制,建立覆盖所有农户的防贫监测智慧大数据系统,对全部农村人口常态化开展监测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严格执行“七个不消”,因户因人、分层分类落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做到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传统手工业、特色美食、农家乐、材料加工、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扶持一批融合发展主体,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销售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特色产业“双线”精准对接,实现产业链增值、农民持续增收。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

(四)推动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增收。大力发展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家庭工场、手工作坊等,引导支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拓展脱贫人口就业空间。引导农村新型社区和产业园区实行临时性、季节性、弹性用工和借调代岗,吸纳农民工灵活就业、兼业就业、共享就业,增强农民工资性收入。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机制,开展以知识、创业、技能、岗位、劳务为主题的培训,提升脱贫人口职业技能。

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党委领导、多方参与、社会协同的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党建引领“三治合一”等乡村治理模式,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和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二)发挥村民自治基础作用。调整优化村组红白理事会、村(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赌禁毒会等村(居)民自治组织,推进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运行。健全完善组织章程和各项制度,广泛开展议事协商,组织开展婚丧嫁娶服务、邻里互助、道德评议等活动。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围绕“遏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开展对高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风气的评议治理,切实发挥村(居)民自治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组织推动作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提升乡村善治水平。以镇村两级为主体,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和群众政策知晓率、工作满意度。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基层干部、涉农工作人员和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法人法律意识。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依法保障农民权益、维护乡村秩序、化解矛盾纠纷等权益。健全诚信、守信、失信奖惩机制。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行动,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陋习。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开展关爱服务行动,及时有效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服务。

(四)强化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搭建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构建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常态化推进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快乡村安全系统建设,提高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构建社会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持续巩固平安乡村建设成果。

(五)提升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推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规范安全事故应急和综合风险评估、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推进灾害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应急抢险救援、信息服务保障、救灾物资储备、科技支撑、宣传教育等能力建设。健全突发公共紧急事件处置体制机制,强化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快提高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

(六)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科技,探索建立“互联网+”的乡村治理模式。推进各部门资源和服务整合,推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三、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发展更高水平的适度规模经营,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通过生产方式转变,引导农民转变生活和消费方式。完成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数据汇交等后续工作。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含土地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登记范围。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凉州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试点,建立依法取得、节约利用、权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有序、管理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有效路径。组织开展凉州区农村乱占耕地建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分类确定处置政策,妥善化解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

(二)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依法依规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健全组织机构、资产运营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监督管理等机制。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快农村要素市场配置步伐。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作用,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大集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农业用水需求管理,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实行分类、分档水价制度,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推动农业水权制度、供水计量设施、用水过程控制、用水管理方式、水权流转等制度建设,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基础。完善水价政策体系,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节水奖励机制,提高用户主动节水意识和积极性。

四、完善农业农村政策支持体系

(一)优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加大农业补贴额度、合并补贴种类、扩大补贴范围、改进补贴方法、简化补贴程序、提高补贴精准度,确保农业农村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给生产者,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彻底解决“一卡通”发放、管理和使用不规范、政策资金落实不到位问题。

(二)健全财政优先保障机制。推动财政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投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相适应。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采取财政贴息、股权投资等手段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建立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目录制度,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力度。

(三)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运用贴息、担保、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增量奖励等方式,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富民贷”“牛羊贷”等特色贷款产品,扩大农业信贷投放。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推动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四)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稳步提升粮食作物等大宗农产品农业保险覆盖面,优先保障已脱贫建档立卡户、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参保,支持有实力的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带动建档立卡户较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参保。鼓励各县区开展“一县一(多)品”特色农产品保险,提髙小农户农业保险投保率。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探索开展生猪“保险+期货”。稳妥有序推动农业保险“保成本、保价格、保收入”,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推动保险机构健全科学精准高效的查勘定损机制,切实提高承保理赔效率。


第九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规定,对本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价。

一、环境影响分析依据

主要依据国家、甘肃省关于环境保护、影响评价、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清洁生产、能源节约、土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草原、畜牧、渔业、农业技术推广、基本农田保护、野生植物保护、草畜平衡、农村能源管理等方面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细则、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地面水、地下水环境、生态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等环境标准。

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水、温、气、光、湿、地等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也是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最集中的体现。武威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高山、平原、沙漠、戈壁、冰川等交错分布,地形多样。地势南高北低,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多年平均气温5.9℃,无霜期148天。日照时数2811.4小时,降水量260.9mm。国土面积3.3万km2,境内分属石羊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主要河流8条。全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14.934亿m3(地表13.918亿m3,地下1.016亿m3)。2020年,全市8级以上大风、沙尘暴、扬沙、浮尘、大气降尘量等发生次数、日数均不同程度减少。

从全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现有环境资源条件可以承载“十四五”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节约、绿色、循环、低碳等农业措施落实和发展方式转变,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好转,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对不良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农业生产活动涉及水、肥、气、热、光、湿、地、病等农业生产环境管理、调控,生产过程人为干预多、投入物资多样、产生废弃物复杂等都有可能对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地下水循环系统、大气系统和微生物种群、农村生存环境等方面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消除或降低不良环境影响,必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条例、意见等规定,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等措施、手段予以预防和解决。

(三)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武威总体定位为限制开发区域,属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农产品提供功能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为其他功能。天祝县、古浪县属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民勤县属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

本规划定位符合武威市功能定位,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与《甘肃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О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武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相统一。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一)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保障、支持,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等方面的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发展,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适宜产业发展等。财政部门应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资金预算中给予倾斜。

(二)管理措施。坚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方案。深入实施水、气、土污染预防、修复、治理行动计划。建立“一控制、两减少、三建设、四保护、五利用、六支撑”农业环保工作机制。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农业投入品负面清单、扶持项目管理清单。严格落实“五禁”决定。

(三)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各级科研院所作用,积极开展节约型农业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术攻关,研发与生态环境相适宜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探索适宜我市自然资源和生产方式的节约型、环保型综合集成模式或生产技术规程。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技术服务网络作用,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种养,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科学处置农业废弃物,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水平。


第十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各级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细化措施、制定方案、完善机制、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形成齐抓共推的强大合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完成。

二、完善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政策支持保护体系,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地落实。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建立多样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资金统筹、信贷担保、农业保险、吸引外资力度,支撑农业农村发展。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加强农业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法律意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动工作落实,依法依规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三、强化监督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依法保障干部配备、发展主体权益、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管护、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把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压实规划实施责任。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定期编制报告,确保“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

四、抓好项目建设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结合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实际需求,做好丝路寒旱农业、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农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等重大项目前期调研、策划、编制、储备等工作,加大争取力度,保障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威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