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刚走进凉州区东关街道办事处,楼道里就传来洪亮的声音:“咱们都是战友,以后有困难和问题就找我,一定及时解决。”伴着笑声,办公室里走出两人,互相敬礼,握手道别。
再看眼前目送战友的男人,一头短发,敦实干练;身穿迷彩服,脚着黄胶鞋,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军人独有的气质。他就是首届“武威最美退役军人”荣誉获得者——凉州区东关街道办武装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王生兰。
王生兰打小就有从军梦,看到电视里的那一身“橄榄绿”,眼睛就挪不开。1994年底,他终于实现梦想从军入伍。“也就是在那一天,我知道从今往后,自己就是共和国钢铁长城的一分子,军人将成为我一生的荣光与印记。”回忆起穿上戎装的时刻,王生兰眼含热泪。
作为一名水电兵,王生兰的足迹遍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国家的大型工程建设、抗洪救灾、应急救援等重大任务中,都留下了他青春的汗水和记忆。
特别是1998年,王生兰参加了广西柳州抗洪抢险。生在农村、长在北方的他,虽不会水性,却冒着2米多深的洪水,积极抢救遇险群众。洪水退去后,他又连续三天两夜不间断地进行城市清淤,直到累得直不起腰、站不稳脚。顽强的精神和过硬的作风,让王生兰在此次抗洪抢险行动中荣立了个人三等功。服役期间,他还先后8次受到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07年11月,王生兰退役后被分配至统战部门工作。他将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品质带到了本职工作中,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枪杆子”到“笔杆子”的角色和业务转换,并迅速成长为办理统战、武装和退役军人事务的业务骨干。
退伍不褪本色,转业不转志向。作为一名军转干部,王生兰总是说:“无论穿上军装,还是脱下军装,我永远都是一个兵,只许进、不许退,在各项工作中,为同志们作表率。”
转业到地方工作不到半年,王生兰历任凉州区荣华街道办、东关街道办武装部长。他充分发挥曾为军人的优势,在民兵工作、征兵工作、退役军人事务和军事训练等工作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2017年至2021年,王生兰所负责的街道征兵工作“五率”综合排名连续5年位列凉州区48个征兵单位第1名;所在街道3次被评为全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1次被评为凉州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这一项项荣誉,是他退役生涯闪亮的“军功章”。
“干好这份工作,既是职责所在,又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更是一名‘老兵’对那份橄榄绿的热爱。”一句真心话,道出了王生兰竭力服务退役军人的初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