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622300013930944B/2021-068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文件编号: 发文日期: 2021-12-07
成文日期: 2021-12-07 有效性: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 武威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发布日期: 2022-01-30 17:09 浏览次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2月7日在武威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武威市代市长 王国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


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武威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武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十四五”顺利开局,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武威新征程。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423.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526.4亿元,跃居全省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万元,跃居全省第6位。农业增加值由105.8亿元增加到164.6亿元,稳居全省第1位。三产增加值由208.5亿元增加到279.6亿元,居全省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5.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612元、9784元分别增加到31580元、13471元,年均增长7.8%、8.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22.6亿元、886.5亿元,净增195.9亿元、117.7亿元,年均增长5.5%、3.6%。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35.4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县区全部摘帽,“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把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87家,发展专业合作社6677家,建成扶贫车间192家,“三大特色产业带”初具规模,“8+N”优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7.7%,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南部山区4.4万户17万人移居川区,建成黄花滩等93个集中安置区,同步实施封育保护,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古浪县被评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7.3亿元,整合涉农资金63.5亿元,落实扶贫贷款44.6亿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帮扶资金4亿元,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易地交易资金39亿元,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全市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3%,居全省第2位。现代农业扩量提质。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90万头、826万只、246万头、1253万只,猪、羊、鸡存栏和肉类、设施蔬菜、食用菌、藜麦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牛存栏居全省第2位。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39个,天祝白牦牛、藜麦、民勤肉羊、蜜瓜、河西走廊酿酒葡萄5种农产品入选“甘味”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建成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我市被誉名“中国食用菌之乡”。优质耐贮运西瓜新品种获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生态工业强基补链。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奶产业、食品加工、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带动形成“1+6+N”奶产业集群,泰昆饲料、伊牧兰肉类加工、金世泰包装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达利食品、青岛啤酒、红太阳面业、傲农饲料增线扩能。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49户,高新技术企业59户,“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21户,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91户、居全省第3位。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碳离子治疗肿瘤系统投入临床治疗,国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有序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实施文旅项目237项,完成投资171亿元。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历史文化街区、苏武沙漠大景区加快建设,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古浪战役纪念馆二期、五凉文化博物馆、李铭汉故居及翰林园建成开放。4A级景区达到7家、3A级景区达到13家。成功举办四届凉州文化论坛,常态化举办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累计接待游客68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7亿元。我市被评为“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

——生态环境保护大见成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民勤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获省政府批复,编制实施《武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古浪八步沙区域生态治理规划》。开展大规模防沙治沙和绿地倍增行动,累计投入资金16.6亿元,完成治沙164.4万亩、人工造林230万亩,是前五年的2倍,完成封育188万亩,治理退化草原3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2.9%。八步沙林场被命名为全省首个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凉州城区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达标城市行列,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和地下水点位水质全部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凉州区静脉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成运营,在全省率先实现垃圾分类末端处理。《武威市节约用水条例》深入实施,推广高效节水技术252万亩,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6%,全市用水总量由2016年的15.9亿立方米减少到14.2亿立方米。石羊河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条全国示范河湖,蔡旗断面过水量连续11年实现治理目标,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由治理前的4米上升到2.9米,水域面积扩大到26.7平方公里,旱区湿地面积达到106平方公里。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50个生态环境问题全部整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151项,完成投资71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8个。兰张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正线工程完成80%,控制性工程新乌鞘岭隧道即将贯通。北仙高速武威至民勤段正式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全市高等级公路总里程达到1792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8336公里。为黄花滩移民区争取到4504万立方米黄河取水指标,建成1500万立方米调蓄水池,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移民区发展的严重缺水问题。凉州城区第二水源地、西营五干片区调蓄水池、金强川灌区水源保障等项目建成投用。新建改建变电站9座、110千伏及以下线路3919公里,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线工程武威段建成投运,供电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智慧武威·城市大脑建成运营,“天马行市民云”APP上线运行,5G网络实现城区和重点景区全覆盖。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稳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有效落实,获评全省考核优秀等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任务基本完成。“三变”改革带动农户9.8万户,累计分红1.9亿元。居家养老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试点市。城市公交实现公营,智慧绿色公交体系全面建成。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56亿元,实现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出台公积金扩面政策,为新市民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省市列民生实事全部办结,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实施,实现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实施“三项革命”“三项行动”、城市建设管理“五个年”、“三整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改造老旧小区317个、棚户区5.4万户,整治背街小巷109条,打通“断头路”40条,新改建城市环保公厕142个,建成智慧停车场36个、新增泊位5458个,新增城市绿地723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4%,我市被命名为“甘肃园林城市”。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累计建设清洁村庄1053个,改造农户卫生厕所17.1万座。创城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民创建、全域创建、多城联创,有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大力弘扬“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武威城市精神,选树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186名,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全市累计创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359个。2020年度创城测评群众参与率达到100%,满意度达到98.3%。就业和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发放创业就业担保贷款15亿元、带动就业3.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重点群体就业得到较好保障。城乡低保标准较2016年分别增长49%、67.7%。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医保实现市级统筹,医保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学校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坚持“三个一寸都不能开发”,新增教育用地2021亩,投入财政资金17.2亿元,新改建幼儿园、中小学629所,新增园位、学位2.3万个,“入园难”“大班额”等问题有效缓解。2021年全市普通高考上线率创历史新高。武威职业学院创建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健康武威建设,投入资金25.5亿元,新改建医院11家,新增床位3483张,创建三甲医院3家,我市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推进文化事业创新发展,成立凉州文化研究院、长城文化保护研究院。建成投用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和影剧院,县区“三馆一站”实现全覆盖,全市文化场所达到1073个,建成各类体育场地5312个。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深入实施,顺利通过国务院妇儿工委终期评估验收。着力解决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为5.8万户长期“有房无证”的居民办理了不动产权证。连续4年提前供暖,民生温度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城乡道路更趋安全畅通。强化食品药品全程监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拓宽群众信访渠道,“治重化积”专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势头有效遏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显著,连续3年获评“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市州”。我市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第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工会、共青团、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统计调查、气象、人防、地震、消防、邮政、档案、保密、机关事务管理、公共资源交易、供销、外事、工商联、文联、科协、侨联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0件、政协提案677件,办复率100%,有力促进了政府工作依法规范高效运行。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府学法制度化常态化,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颁布实施《武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4部法规,颁布实施《武威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2部政府规章,“七五”普法全面完成,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审计监督,促进增收节支6.8亿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问题,干部作风持续转变。

各位代表!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按照“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居全省第6位;一产增加值增长10.5%,居全省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居全省第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居全省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1%,居河西五市第1位。三季度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奖”。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90亿元、增长8.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和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

一是乡村振兴开启新篇章。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易返贫人口快速发现、评估响应、精准帮扶、风险消除、动态监测五项机制,5349户16728名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落实中央和省市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9亿元、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资金1.3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各类项目327项,脱贫成果不断巩固。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编制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146个,硬化村组道路1046公里,新增天然气入户3900户,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二是新能源产业实现新突破。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坚持系统谋划、板块开发、链式布局,“十四五”规划建设风电基地6个、光伏基地5个,总容量2385万千瓦。编制完成风光电三年开发方案,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高载能、氢能、“光伏+”综合应用等领域,谋划配套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206亿元。引进15家大型央企和民企,开工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光伏发电等项目24项,总投资208亿元,装机规模27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我市举行。黄羊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预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三是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武威国际陆港“一中心两口岸”建成运营,铁路集装箱场站即将建成,一批木材加工项目落户陆港。积极拓展合作渠道,与格鲁吉亚互设海外仓及出口产品分拨中心,开通武威—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班列,发运“天马号”中欧班列8列,货运总量7980吨、总值2.4亿元。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4.4亿元。成功举办“民企武威行”活动,与各方商会、公益组织达成消费帮扶协议3.3亿元,签约项目83项、总投资137亿元。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14项,落实到位资金209亿元。

四是营商环境得到新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领跑全省,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不动产一般登记、企业开办时间分别压缩至5个、2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推行“一书两证”电子证照,社保申请、公积金信息变更等76个高频事项实现“省内通办”。全面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为172户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6亿元,新增减税降费3.2亿元。大力推行“不来即享”“帮办代办”“管家式”服务,落实产业发展财政奖补资金7838万元,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能等方面问题141个。

五是疫情防控夺取新胜利。10月中下旬周边多地疫情散发,使我市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应急响应,每日调度部署,严把输入关口,精准高效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集中隔离等工作,2.8万多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日夜坚守,构筑起上下齐心、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建设集成式核酸检测实验室,完成核酸检测426万人份,全市未出现阳性感染者。450名医务工作者驰援嘉峪关、天水市,筹集600万元物资支援省内疫情发生地,为全省抗疫大局作出了武威贡献。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有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细落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乡群众;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引领,突出开放带动,注重统筹协调,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勇担生态报国之责,加快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必须坚持开拓创新、担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以担当体现忠诚、以实干践行初心,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各位代表!五年砥砺拼搏,五年耕耘收获。五年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苦干实干、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武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中央和省属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企业家、投资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支持和帮助我市乡村振兴的天津市蓟州区、交通银行、中国中化及省上有关部门单位,向支持武威发展的新闻单位和新闻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色产业规模效益还未充分显现,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部分脱贫群众增收渠道还不够宽,返贫致贫风险依然存在;水资源短缺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生态保护治理还需持续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任务艰巨,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偿债任务繁重,历史遗留高风险机构化险难度大;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政府系统有的干部能力素质、服务意识、工作作风、行政效率与群众期盼还不相适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发展重点和2022年工作任务


刚刚闭幕的市第五次党代会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全市发展的宏伟蓝图,确定了建设“六个新武威”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发展新方位的战略选择,也是全面塑造新优势的科学考量,更是顺应全市人民新期待的强烈担当。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三新一高”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武威,努力构筑河西走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桥头堡,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武威新篇章。

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六个新武威”聚焦发力。

——在建设产业更优、发展强劲的新武威上聚焦发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振兴,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和十亿级龙头企业,努力建设西北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甘肃乳都和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示范区、多能互补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市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建设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的新武威上聚焦发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好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主动仗,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八步沙区域生态治理,建设民勤生态示范区。创建国家节水行动示范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低碳城市。

——在建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新武威上聚焦发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强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大凉州文化挖掘、保护、研究、阐释和弘扬力度,延续历史文脉,擦亮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在建设城乡融合、美丽宜居的新武威上聚焦发力。统筹提升城市与县城、小城镇融合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按照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和生态功能型的发展方向,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治理高效、平安和谐的新武威上聚焦发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政府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全面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建设人民幸福、共同富裕的新武威上聚焦发力。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市域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配置,有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救治能力。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5%。能源消费总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省上下达的控制目标。

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撬动效应,建立健全“链长制”支撑服务体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优现代农业。坚持绿色有机、节水高效发展方向,培优“三大特色产业带”,壮大“8+N”优势主导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升现有55个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加快建设凉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古浪生态奶牛养殖产业园,全市牛、羊、猪、禽饲养量达到3300万头(只)以上,其中奶牛存栏量达到10万头。设立食用菌研究院和知名专家工作站,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加大新品种培育和引进推广力度,建设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个。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产量105万吨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加强动植物检疫,实施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程,提高农业稳定发展能力。

做强生态工业。强化制造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实施加快工业发展“六项行动”,着力打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依托龙头带动、产业链优化和品牌拉动,做大液态奶、休闲食品、面粉、酒类、肉制品、饲料产业规模,大力引进分级包装、冷冻保鲜类项目,实现农畜产品产值90亿元以上。统筹推进新能源开发和产业链构建,加快风光电配套产业发展。凉州区重点发展风机整机、轮毂、变流器、机舱罩和光伏组件等制造项目;民勤县重点发展集中连片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发展共享储能电站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加大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后续产业培育力度;古浪县重点发展光伏治沙、农光互补、牧光互补工程,推动太阳能发电与沙漠治理、农牧业立体化协同发展;天祝县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和松山滩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大金强工业集中区碳化硅精深加工项目培育引进力度,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全年完成新能源产业投资209亿元,新增并网规模200万千瓦。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新材料、生物制药、绿色环保等产业协同发展。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及碳排放强度控制要求,分类处置“两高”项目,促进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做大文化旅游产业。深度挖掘五凉文化核心价值,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建成投运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优化业态布局,开展战略合作,强化运营管理,创建铜奔马文化旅游5A级景区,打造文旅产业新的增长极。开工建设凉州会盟纪念地,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学旅游、康养旅游、非遗旅游等文旅新业态,推出一批精品特色旅游线路。建成“智慧旅游”项目,实现一部手机游武威。打响“天马行空·自在武威”品牌,放大文旅产业综合效应。

(二)扩投资促消费,着力蓄积发展动能。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抓项目、促进消费、发展外贸,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和支撑力。

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立足投资拉动型发展实际,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压舱石”,扩大投资规模,提升投资效率,增强发展后劲。抢抓政策机遇,及时跟进研究国家重大战略和投资导向,用足用好各类利好政策,深度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远近结合、滚动接续的项目储备格局,促进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齐头并进、财源项目和公共项目协同发展。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聚焦主导产业、社会民生、“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加大申报争取力度,落实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15亿元以上,政府专项债券22亿元以上,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加快释放投资效应。实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清单化管理,大数据精准调度,“亮底晒单”式推进,力争全年实施重大项目400项以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兰张三四线铁路控制性工程新乌鞘岭隧道全线贯通,正线工程同步建成并具备铺轨条件。开工建设民勤通用机场、高铁东站站前广场,加快推进北仙高速武威至仙米寺段、G312线界牌村至安门、S585线干城至西沟等项目,建成西渠至收成、武威至下双、S308至直滩等乡镇公路。建成黄花滩移民区水厂、南岔河河道治理等工程,加快建设凉州区调蓄水池、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开工建设民勤深度节水示范区、古浪大靖河与调蓄水池连通项目。建设5G基站900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开工建设古浪330千伏、民勤11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

聚力精准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支持政策,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形成市级统筹、县区主抓、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绘制产业链图谱,明确产业招商路径,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依托“链主”企业引进配套关联项目,瞄准央企、国企和行业领军企业,主动出击、精准对接,争取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带动型项目。借助商会、专业协会、武威籍精英人士的资源优势,加大专题招商、以商招商和乡情招商力度,高质量组织“侨资企业助力武威乡村振兴”活动。推动签约项目落地见效,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6%以上。

全力激发消费潜力。争取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支持现有50个县域综合商贸中心、大中型商场超市改造升级。多形式常态化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推动汽车、家电、餐饮等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扩面增量。发挥凉州老街、民勤苏武沙羊美食街等带动作用,培育壮大夜间经济。发展中央厨房、预约寄递、同城配送等新业态,满足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凉州六大专业市场运营水平,建设昊天二期、西北花卉等产地批发市场,提升物流效率,畅通市场循环。与京东、抖音等头部电商深度合作,打造直播带货孵化基地,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20亿元以上。

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外贸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力争实现进出口增长12%。启动运营武威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完善陆港口岸功能,提升“天马号”中欧班列、中俄木材班列运营水平。依托木材、肉类口岸,促进贸易物流和实体加工类企业聚集发展,建设进出口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打造向西开放的国际物流平台。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防贫监测农户户情信息系统,健全监测预警帮扶机制,落实教育帮扶、健康帮扶、安全住房、安全饮水、稳岗就业长效机制,织密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网,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统筹做好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深化与天津市蓟州区、交通银行、中国中化的协作帮扶,在多领域精准对接、深度合作。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从“我要脱贫”向“我要振兴”转变。

精准发力推进“五大振兴”。以产业振兴为本,实施特色优势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新增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示范社35个、示范性家庭农场70个,新建仓储保鲜冷链设施10座、库容2万吨,使农户在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分享更多增值收益。以人才振兴为要,实施乡村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支人才队伍”。以文化振兴为魂,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整治薄养厚葬、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以生态振兴为重,集成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乡村绿化提升工程,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以组织振兴为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布点、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要素,稳步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对有条件的村庄实现应编尽编。加快乡村建设示范县、镇、村创建步伐,一体推进新民居和农村改厕、改炕、改灶、改暖,配套建设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处理等环保设施。完善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农村社区空置房消化、土坯房抗震改造等工作,引导村庄适度聚集,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实施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巩固清洁村庄创建成果,绘好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

(四)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力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让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美丽与发展同行。

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国家和省上规划,全面实施《武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快实施石羊河源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庄浪河天祝段水生态、冰沟河流域、古浪河城区段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开展庄浪河、石羊河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围绕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节水控水等,谋划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全面提升沿黄生态功能。

系统推进生态建设。加快建设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不断做大环境容量和碳汇总量。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科学防沙治沙,推进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民勤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八步沙区域生态治理,完成营造林30万亩、国土绿化提质增效12.5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5万亩。全面建立四级林长责任体系,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稳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凉州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共治,加强水源地保护,完成石羊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和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巩固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建设成果,开展金强河全省美丽幸福河湖试点。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促进形成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区域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稳步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贯彻实施《地下水管理条例》,深入开展“六大节水行动”,扎实推进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加强灌区续建配套、中小河流治理、农村供水等项目建设管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外流域调水工作力度,推进引大入秦延伸增效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培育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把县域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引导县区各打各的优势牌、各走各的特色路,着力做大县域经济“蛋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突出规划引领。充分运用“三调”成果,全面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十四五”总体规划纲要为龙头,一体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等14个重点专项规划、19个一般专项规划编制落地。深入实施县域经济“1+4”发展规划、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锚定发展方向。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突出错位发展,强化产业融合,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凉州区以城市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为方向,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民勤县以生态功能型和农业优先型为方向,打造全国重要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古浪县以工业主导型和农业优先型为方向,打造全省重要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天祝县以生态功能型和农业优先型为方向,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强化园区支撑。发挥园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作用,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明确产业主攻方向,一园一策培育“首位产业”和“链主企业”。提升园区供排水、消防、交通站点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盘活闲置资源,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力争每个园区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企业2至3户。

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增加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以清源葡萄酒小镇、民勤摘星小镇、黄花滩移民产业小镇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小镇。提升重点城镇空间承载能力、产业发展质量和生态宜居水平。

(六)坚持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催生发展动能。

注重创新赋能。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创新引擎的常态化对接,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吸引更多创新资源涌入武威。采取“揭榜挂帅”“任务定榜”“帅才领衔”等方式,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化人才引领支撑,建立特色主导产业首席专家制度。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院士工作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增授权专利1000件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员500名以上,服务基层创新创业。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颁证。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全力化解高风险机构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统筹“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提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水平,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秉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理念,优化公平竞争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生力军作用。加强政银企对接,健全线上线下融资互补机制,用好“信易贷”服务平台。推动银担合作,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5%以下。

(七)强化民生保障,在共建共享中促进社会和谐。牢固树立“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理念,将新增财力更多投向民生领域,不断改善群众生活、促进共同富裕。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00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0名,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落实救助供养、大病救治、民生兜底等政策,保障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残疾人平等权益。统筹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天祝县城北新区九年制学校、凉州区第九幼儿园、古浪县永丰滩第二幼儿园等项目,完成武威一中体艺楼建设和古浪县职教中心迁建提升工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碳离子治疗系统使用监管。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提升疾控体系能力水平,规范化建设定点救治医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建设“书香武威”,加快雍凉书院、中华孝道文化展览馆建设,打造凉州文化品牌。建设市级融媒体中心。建成投用市体育场,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围绕宜居宜业、绿色低碳、智慧人文、韧性安全目标,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德城”“文城”“绿城”“清城”“智城”,高标准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年度任务。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增城市绿地50万平方米以上。开工建设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扩容、内涝治理等工程,建成民勤污水处理厂生态湿地、天祝城南集中供热等项目。完成空间规划馆·科技馆、“城市记忆”馆、美术馆等场馆布展建设。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城市管理事项“一网统管”。

持续强化社会治理。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统筹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强化实战演练,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巩固双拥共建成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全力办好为民实事。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2022年要办好10件为民实事:1.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2.整治背街小巷28条,打通“断头路”9条。3.改造老旧小区193个1.27万户,建成智慧安防小区300个。4.实施农村土坯住房抗震改造1万户以上。5.建设“四好农村路”1200公里。6.新增公办幼儿园园位2000个、中小学学位3000个。7.实施“四抓一打通”农村供水保障工程3项。8.建设停车场13个,新增公共停车位6000个以上。9.新增天然气入户6000户。10.为全市5500名妇女进行免费“两癌”检查。

各位代表!牢记今天的使命担当,才能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实现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对新一届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尽忠尽职、尽责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首要品质。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历史自觉,心怀“国之大者”,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落地见效。

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根本准则。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抓好“八五”普法工作,强化法治意识,树牢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让规章制度更有准度、权力运行更有法度、行政执法更有力度。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面实施重大项目“三性”论证,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入推行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永恒追求。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树牢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暖民心。全面提升便民服务热线办件质效,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坚持把担当实干作为鲜明底色。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坚持新官理旧账,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绝不把历史遗留问题留给历史。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强化“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主动对标先进、自觉定位一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基本底线。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管控,严查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立足新的起点、共创美好未来,我们必须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答好“新考卷”。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团结协作、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武威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解读:【图解】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阅读:武威市政府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意见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