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进度数据
索引号: 11622300013930987Q/2022-0039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组配分类: 进度数据
文件编号: 发文日期: 2022-01-25
成文日期: 2022-01-25 有效性:
2021年全市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信息来源: 武威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2-01-25 16:00 浏览次数:

2021年,全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猪禽果蔬菌草”8+N优势主导产业,以产业为支撑,着力提升农业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农业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农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90.4亿元、连续8年保持全省第1位、同比净增25.8亿元,增长10.6%、列全省第4位。

——8+N优势主导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明显。“牛羊猪禽果蔬菌草”八大优势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2.3%,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

——主要农畜产品规模优势持续巩固。猪、羊、鸡存栏和肉类、设施蔬菜、食用菌、藜麦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牛存栏居全省第2位,特别是奶牛存栏量达到7.1万头、增长91%。

——粮食安全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全市粮食作物面积240万亩、增长11.6%,产量达122.1万吨、增长18.1%。

——品牌培育取得新成效。天祝白牦牛、藜麦、民勤羊肉、蜜瓜、河西走廊酿酒葡萄5种农产品入选“甘味”知名区域公共品牌,建成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武威市被誉名“中国食用菌之乡”,三县一区均为全省肉羊产业大县,凉州区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肉牛产业大县。

一、农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种植业平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势良好。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移民区土地流转、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撂荒地整治等方式,有效推进耕地成片化、规模化种植,持续提高产出效益。2021年全市种植业实现产值190.2亿元、增长6.5%。

1.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移民区土地流转、撂荒地整治等方式,有效推进耕地成片化、规模化种植。农作物播种面积达385.4万亩、同比净增20.9万亩,增长5.7%。

2.粮食产量实现大幅度增长。粮食作物面积达到240万亩、增长11.6%,产量122.1万吨、增长18.1%。其中:夏粮面积67.2万亩、增长5%,产量25.9万吨、增长11.5%;秋粮172.8万亩、增长14.4%,产量96.2万吨、增长20.1%。

3.蔬菜产业平稳发展。蔬菜种植面积64.5万亩、增长1.9%,产量271.2万吨、增长3.2%。其中:食用菌产量9.5万吨、增长33.4%。

4.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瓜类面积14.8万亩、增长16.8%,产量55.7万吨、增长19.3%;草莓面积353.9亩、增长96.5%,产量326.4吨、增长65.3%;青饲料面积31.4万亩,增长21.6%。

(二)畜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突出发展牛产业,全面振兴奶产业,着力提升羊产业,转型升级生猪产业,规模发展鸡产业,全市畜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畜牧业产值达到116.8亿元,增长24.9%。

1.畜产品产量持续较快增长。生猪存栏90.5万头、增长3%,出栏183.4万头、增长15.8%;牛存栏71.7万头、增长18.3%,出栏33.3万头、增长13%;羊存栏557.8万只、增长13.8%,出栏443万只、增长32%;鸡存栏851.2万只、增长6.4%,出栏520.2万只、增长14.8%。牛奶产量达9.4万吨、增长2倍,禽蛋产量3.1万吨、增长6.8%。

2.主要农畜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蔬菜、水果、鸡蛋价格总体上涨,分别上涨7.1%、4.9%和14.2%;牛肉上涨3.4 %、羊肉上涨11.7%、鸡肉上涨1%、猪肉下降36%。

(三)绿色循环农业持续发展。全面推进耕地清洁生产,化肥、农药、废旧农膜、尾菜利用率分别达到40.5%、41.1%、82.3%、47.3%以上。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9.7%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均达100%。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实施农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项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流失,现代化农业建设人力资源短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步入城镇就业工作,“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问题凸显。留守农村的劳动力数量减少、整体素质下降,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

(二)生猪养殖仍存风险。一是防疫压力大。非洲猪瘟病毒污染面广,生猪调运、养殖风险依然很大。二是生猪价格波动大。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生猪市场呈现量足价跌态势。2021年四季度生猪平均市场收购价格15.53元/公斤,同比下降50.93%。三是养殖成本居高不下。2021年饲料玉米价格为2.94元/公斤、同比增长30.4%,豆粕价格为3.97元/公斤、增长18%,麦麸价格为2.27元/公斤、增长23.4%。养殖成本增加,导致养殖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依然不高。全市大部分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总体规模较小,产业链条短、生产技术和品牌培育滞后,大量农产品仍然以初级产品和散装销售为主,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水平较低,深加工尚未形成,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畜产品规模优势还未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集群、园区建设、品种培育、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联合开展技术研究应用和专业人才培养。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认真开展农业技术巡回服务,抓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高素质农民培训,不断壮大“土专家”“田秀才”队伍,为乡村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术支持。    

(二)加大政策扶持,建立畜牧业生产稳增长机制。各县区、行业主管部门要精准落实基建、财政、用地、环保、交通、金融等19项扶持政策,确保已投产大中小型养殖场(户)规模稳定、产能不减;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在建项目进程,力促早日投产达产。同时,要通过冷冻肉收储、冷链外调、保险期货、疫病防控等措施,引导猪肉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有效稳定生猪产能。

(三)积极拓展新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突出绿色、生态、优质的产业定位,持续打造产业融合载体,突出抓好伊利“1+6+N”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甘肃乳都和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和科技信息业,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打造一批产业链长、创新链实、价值链强的产业集群,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