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20600MB1678016R/2021-0218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林草局 | 组配分类: | 市政府组成部门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1-05-10 | |
成文日期: | 2021-05-10 | 有效性: |

武威市林业和草原局
武威市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市林草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由市自然资源局领导和管理,加挂武威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规划、标准,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负责全市林业和草原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
(二)组织全市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造林绿化工作。组织实施林业和草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导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指导、监督全民义务植树、城乡绿化工作。指导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承担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
(三)负责全市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组织编制并监督执行全市森林采伐限额。负责林地管理,拟订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国家级、地方级公益林划定和管理工作,管理国有森林资源。负责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监督管理草原的开发利用。负责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拟订湿地保护规划,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上湿地保护相关标准,监督管理湿地的开发利用。
(四)负责监督管理全市荒漠化防治工作。组织开展荒漠调查,组织拟订防沙治沙、荒漠化防治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规划,监督管理沙化土地的开发利用,组织沙尘暴灾害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置。
(五)负责全市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督管理。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的救护繁育、栖息地恢复发展、疫源疫病监测,监督管理陆生野生动植物猎捕或采集、驯养繁殖或培植、经营利用,按分工监督管理野生动植物进出口。
(六)负责监督管理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地。编制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和相关规定并组织实施。按照事权划分,承担国家公园建设相关工作。提出新建、调整全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审核建议并按程序报批,负责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会同有关部门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申报。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
(七)负责推进全市林业和草原改革相关工作。拟定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草原等重大改革意见并监督实施。拟订农村林业发展、维护林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指导农村林地承包经营工作。开展退耕(牧)还林还草,负责天然林保护工作。
(八)拟订全市林业和草原资源优化配置及木材利用政策,拟订相关林业产业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林业产业发展、林产品质量监督。
(九)指导全市国有林场基本建设和发展,组织林木种子、草种种质资源普查,组织建立种质资源库,负责良种选育推广,管理林木种苗、草种生产经营行为,监管林木种苗、草种质量。监督管理全市林业和草原生物种质资源、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
(十)负责落实全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组织指导国有林场林区和草原开展宣传教育、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防火工作。必要时,可以提请市应急管理局,以市应急指挥机构名义,部署相关防治工作。
(十一)监督管理全市林业和草原中央、省级、市级资金和国有资产,提出林业和草原预算内投资、国家和省级、市级财政性资金安排建议,编制部门预算并组织实施,按规定权限审核国家规划内、省级、市级预算内和年度计划内投资项目。参与拟订全市林业和草原经济调节政策,组织实施林业和草原生态补偿工作。
(十二)负责全市林业和草原科技、教育和外事工作,指导全市林业和草原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林业和草原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承担湿地、防治荒漠化、濒危野生动植物等国际公约履约工作。
(十三)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和草原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四)职能转变。市林草局应加强、优化、统筹全市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面的能力建设,切实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监督管理的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国土绿化,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统一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的清理规范和归并整合,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内设机构:根据上述职责,市林草局内设职能科(室)7个,即办公室、造林绿化和荒漠化防治科(林业产业发展科)、森林资源管理科(政策法规科)、草原管理科、规划财务科、森林和草原火灾预防科、执法科。
下属(归口管理)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所属事业单位6个,分别为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武威市林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和武威市草原工作站。各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负 责 人:王峥
单位地址:武威市凉州区民勤路农林牧综合服务楼14楼
邮政编码:733000
联系电话:0935-6975305 6975314(传真)
办公时间:早上8:30-12:00;下午14:30-18:00
公共交通指引:市内乘13路、14路、16路、22路、25路在农牧大厦站下车即到。
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简介
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成立于1964年,地处民勤县境内,是国内成立较早、甘肃省内规模最大的国有治沙造林林场,隶属武威市林业和草原局管理,总经营管护面积91.7万亩。
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省、市林草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根据林草长远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林业分类经营的总体要求,结合林场实际,研究制定林场中长期规划,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并组织实施。
3.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任务计划,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森林抚育、退化林分修复、公益林补植补造等项目任务。
4.负责本区域内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森林防火以及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防治工作,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维护林区稳定。
5.林业技术试验研究、应用推广。
内设机构:单位内设办公室、人力资源科、造林绿化科、规划和资金管理科、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资源管理科、科技推广培训科、安全生产管理科、林业勘察设计队9个职能科室。总场下设小西沟分场、扎子沟分场、红崖山分场、小坝口分场、大滩分场、泉山分场、义粮滩分场、苏武山分场、大滩园林场、防沙林试验场10个分场,
负 责 人:高柏山,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党委书记、场长。
单位地址及办公电话:
单位地址:武威市民勤县三雷镇西渠路66号。 联系电话:0935-4121524 0935-4121357(传真)。
办公时间:早上8:30-12:00;下午14:30-18:00
公共交通指引:民勤县城乘坐4号公交车到石羊河林业总场站下车即到。
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主要职责:
1、负责编制全市林业技术推广、林木种苗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进行组织实施和技术指导。
2、负责全市林木、特色林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示范、推广。
3、负责全市林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的科技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并提供科技信息。
4、组织、指导、监督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植物疫情普查,建立森林病虫害监督预警体系,并制定应急除治预案。
5、负责全市林业区划、规划设计、森林资源清查以及重大林业工程、推广项目、基地建设的作业设计审定。
6、承办市林草局和上级业务单位交办的其它事项。
内设机构:单位核定内设职能科室:5个,即林木种苗管理站、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林业技术推广站、林业勘察设计队、办公室。
单位负责人:王多文
单位地址:武威市凉州区民勤路农林牧综合服务楼13楼。 联系电话:0935-6975223 6975529 6975220(传真)。
办公时间:早上8:30-12:00;下午14:30-18:00
公共交通指引:市内乘13路、14路、16路、22路、25路在农牧大厦站下车即到。
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简介
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是2012年成立的正处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市林业和草原局管理。
主要职责:
围绕荒漠化防治、经济林栽培、造林绿化、湿地与草地保护、森林培育和保护、林草有害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林木遗传育种、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草产业、林草机械、林木良种繁育、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领域开展研究。承担国家、省、市下达的林草科研项目,开展林草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承担林草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的引进、示范工作。承担果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围绕全市林草重点工作开展林草科技成果转化和咨询服务。负责管辖区域森林资源、造林和有害生物防治研究等工作。开展林草科技交流与合作,了解掌握国内外林草科技发展动态,收集林草科技信息,为全市林草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内设机构:办公室、科研与信息管理科、经济林研究所(果品质量检测中心)、荒漠化防治研究所、林草资源保护研究所、综合试验站。
负责人:张勤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早8:30-12:00,下午14:30-18:00。
办公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林牧综合服务大楼13楼1308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5-6975703
公共交通指引:可乘坐13、16、22、25路公交车,农林牧综合服务大楼下车。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保护和发展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方针政策和规定,制定野生动物繁育保护整体规划、年度计划。
(二)开展濒危珍稀动物保护、繁育工作,通过人工驯养繁殖,保存资源并扩大濒危野生动物种群规模。
(三)负责开展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繁育研究,提高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种群保存率。
(四)负责开展野生动物自然栖息地调研和环境人工营造,逐步野化放归普氏野马、野生双峰驼、赛加羚羊、野驴等种类,恢复野外种群。
(五)负责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疫源疫病监测及防治研究工作。
(六)负责国家、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救护、放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七)负责濒危陆生野生动物引种、合作、交流工作。引进国内外种源、改良血统、提高繁育水平和质量。
(八)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生态治理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制定辖区林业生态建设整体规划、年度计划。
(九)组织实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开展治沙造林、林草资源管理、有害生物防治和沙漠综合治理工作。
(十)开展沙产业研发、试验示范及交流与合作,促进沙产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示范,承办“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日常工作。
(十一)完成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内设机构:单位核定内设职能科室7个,即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业务科、治沙站、治安保卫科、科技开发科、旅游开发科。
单位负责人:马吉中
单位地址: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清源东街20-1号。 联系电话:0935-2516368 2516900(传真)。
办公时间:早上8:30-12:00;下午14:30-18:00
公共交通指引:市内在客运中心乘坐城乡公交(长城或吴家井方向)到动物保护中心下车即到。